top of page
Anchor 1

皈依與發心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19980708
地點:西藏 楚布寺

 

今天我要簡短的講述一下有關皈依的種種。

 

倘若我們沒接受皈依,便不算是一個佛教徒。皈依是我們觀察一個人是否為佛教徒的重要指標。經典上又說,倘若我們不具菩提心的話,便不算是個大乘行者。一個人是否具足菩提心,也就是菩薩的願心,決定了一個人所修的法是否為大乘法。因此,我們要知道,整個法道乃函括於皈依和發心的二個原則當中。而釋迦牟尼佛所傳下的一切法門均不離這兩個範疇。因此,我們有許多是針對皈依的本質、一般和特殊的皈依戒,以及許多其他與皈依有關的主題所做的開示。

 

皈依的根本乃在於虔誠與慈悲──對佛、法、僧三寶充滿虔信,並以慈悲祈願一切眾生都能脫離痛苦。虔信又分三種:清淨信是當我們到道場寺院看到許多佛像、聖物,或當我們遇到大喇嘛、大成就者或僧眾時,所受到啟發而生起的。樂求信乃來自於我們自己的祈願,希望脫離痛苦、生於善道,希望因此能行善捨惡,並對達成目標深具信心。而當我們了解三寶乃為我們唯一且究竟的皈依處,並對它生起一種信賴的心時,此即為虔誠信。

 

對眾生慈悲乃是一種希望能帶領一切眾生由輪迴海之各種問題和痛苦中解脫的願力。這些眾生累劫來都曾為我們的母親,照顧我們,關愛我們。所以我們要幫助一切如母眾生由痛苦中解脫。這就是慈悲心。

 

我們再來談皈依的根本。皈依的本質是什麼?它是一種「除佛外,無究竟導師;除法外,無真實道路;除僧伽外,無他伴可同行法道」的認知。當我們想過河時,一定要有船夫才行,船本身自己不會動。但假如我們所依非人,便會迷路。因此,我們一定要找對同伴,一同行於正道上。這裡指的就是僧伽。這是對三皈依一個非常清楚且不改變的誓約和戒律。

 

有關皈依戒的開示有很多,它可分為一般性和特別的戒律。就一般性的來說。第一點,縱便要我們付出生命,或縱使有重賞做為交換,我們也絕不放棄皈依。倘若有人在我們身邊放了無數財富,然後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放棄皈依,這些財富便屬於我們的時候,或縱然要以生命做交換,我們也絕不放棄。第二點,當我們碰到任何困難或痛苦時,除了三寶外,絕不依賴其他的對象。第三點,我們要常向三寶和佛像、聖物等做身口意的供養。第四點,除了自己要遵守皈依戒外,我們還要盡量帶領別人來皈依三寶。只有自己持守皈依戒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將別人也導入正確的方向。如果有 人迷失了方向,我們應該想辦法帶領他們走上正道。第五點,我們應該向十方以及在我們面前的諸佛頂禮。這意為早、午、晚禮敬諸佛。

 

接著,我們就皈依三寶的特別戒律來做說明。首先,在皈依佛後,我們便不要再皈依世間或世俗的神祇,因為他們不是究竟的皈依處。世俗的神祇好比大梵天、帝釋天、濕婆神、山神、王鬼等,他們自己均還在輪迴當中,又如何能幫助我們從輪迴中解脫呢? 因此,正如「佛子行三十七頌」中所說的,我們不應向其做皈依。第二點,皈依法後,代表我們不應傷害眾生。眾生不僅是指擁有四肢,長著毛髮的人類或畜生,它 也指一切具有神識的生命體。我們不應殺生或偷搶;我們應走上和平之道,絕不使用暴力。第三點,當我們皈依僧後,便不應再與惡友為伍。倘若我們繼續結交惡 友,便唯有步上造業之途,而非往善的方向去。

 

在恭敬三寶方面,我們有三種戒律要持守。在皈依佛後,我們要對佛以及一切與佛有關的象徵聖物恭敬,其中包括將佛像置於清淨處,並向佛頂禮、做供養等。第二點,在皈依法後,我們要對佛法以及與他有關象徵聖物恭敬。甚至裡面寫著有關於佛法或種子字的信件亦不例外,所以更不要說到佛經或佛書了。第三點,在皈依僧後,我們要對僧伽以及與他有關的象徵聖物恭敬。縱然對一個只披著袈裟的人,亦不能例外。 或縱然在街上發現只是一小塊的藏紅色僧服布片,也應把它當成是僧伽的代表,而以恭敬的方式處理之。

 

現在來談我們要如何將心契入三寶的皈依戒。首先,在皈依佛後,我們的心要完全溶入佛法。倘若我們宣稱已皈依了佛,但心卻與佛法相違是不對的。我們要將心完全浸淫在佛法中,培養安詳而謙卑的胸懷。其次,在皈依法後,我們的言語要與佛法相契合。倘若我們宣稱已皈依了法,但言語卻與佛法完全互相矛盾是不對的。因此,我們不能說謊、不能毀謗他人,或出言傷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由口中所出的句句話語都要與佛法相契。第三點,在皈依僧後,我們的一舉一動均必須與佛法相契。我們應該過著一種佛化的生活,捨棄不善的行為,例如,邪淫等。

 

持守皈依戒的利益在那裡呢?倘若它不具任何利益的話,我們便不該接受皈依。所以首先,在接受皈依後,我們才能開始修習佛法。其次,皈依戒可為一切戒律和不同層次的出家戒紮下一個有利的根基。第三,持守皈依戒可保護我們免受人和非人的傷害,而且一切障礙和惡緣也都會消除。第四,我們在一生當中都會得三寶的加持。第五,我們的業力會減少。事實上,它有許多利益,我們無法盡數。

 

現在我們再來談菩提心。盡一切無餘之菩薩道,我們都必須以菩提心完成。首先我們想,而且我們也看到了所有這些眾生,例如,傷殘或生病者都遭受到極大的痛苦。然後我們再想想其他類似這樣的眾生也正承受著無盡的痛苦。我們要在心中反覆觀想,直到對他們生起真正的大悲心,並且如實的感覺到:「我一定要為他們解除一切痛苦,縱使必須自己一個人獨做,我也毫不猶豫!」當我們的心中生起這種願望和勇氣時,就是我們成為菩薩的開始。培養慈悲和勇氣是成為一位菩薩的準備和訓練。

 

我們有三種菩薩的發心。第一種是國王發心:國王權大勢大,可以命令大臣幫助他的人民,為他們造福。所以此代表一種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發願證悟成佛的願心。第二種是船夫發心:指的是一種願與一切其他眾生同時證悟成佛的願心。船夫在船上滿載乘客渡河,船夫不會獨行。這種智慧又稱聖智發心。第三種是牧者發心:「願一切眾生都能因我的善業功德而開悟成佛,而我將在每一個眾生都證得等覺之後,才開悟成佛。」牧者會先照顧羊隻,最後自己才回家。這需要最大的勇氣和慈悲。所以在這三種發心當中,第三種乃是最崇高的,但諸位可以選擇一項最適合自己的發心去 做,這中間並沒有什麼分別。

 

我們有三個菩提心戒要持守,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利益他人。諸惡莫作可細分為十八個根本戒,但它的精髓則可濃縮成不捨眾生。捨棄眾生比任何其他的惡業都還不好,因此,諸位一定要特別著重在這一點上面。

 

皈依和發心並不只是一個基本的東西,或只是一種剛在開始時做做,過後就可以丟掉的東西。通常我們在修法一開始時,便要唸誦皈依發心文,但我們不應認為這只有在一開頭才要做的一件事而已。皈依和發心應該在整個法道下伴隨著我們,慈悲亦是。而永 遠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謹守皈依戒則是最為重要的。我們要培養一種真正的發心,祈願:「願我能帶領一切眾生證入覺境」,並且依此努力實踐,彷如挖掘黃金一樣。我們必須真實、真誠,這表示我們不應虛偽作假。如果我們沒渴酒,卻假裝喝醉的話那麼這就是不實在。所以我們應該真正生起這種願心。人是非常貪婪的,因 此,當我們在挖掘黃金時,目中無它只有黃金。同理,我們應該專注於菩提心的培養,完全只集中在這一點之上。

 

倘若我們不了解皈依和它的重要性,便不能修小乘法,當然更不用說大乘的法門了。倘若我們沒有生起菩提心,便無法修大乘法,更不用說金剛乘的法門。因此,了解這些基本原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我們真正生起菩提心時,便進入了菩薩道,得以生生世世常遇明師,領受佛法甘露,迅速開悟,證得圓滿佛性。「圓滿」在此意為完全淨除一切該淨除的,完成切該完成的。「佛」的藏文是「桑傑」。「桑」意為覺醒,由煩惱中覺醒,而「傑」則為開花。智慧如綻放的花朵般開展而出。

 

我們已為菩薩行海紮下了一個根基,所以現在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每天持續而盡量多遍的唸誦皈依文。

 

我之所以要開示皈依的原因,是希望諸位不要浪費了此生具八無暇和十圓滿的生命。當然有許多大師比我博學,但我還是要藉此機會講一點。一個愚笨如我的人,所懂不多,但如果諸位能把這些開示牢記在心的話,相信也一定會對諸位有所幫助。

 

對於這些曾贊助佛學院的興建,以及在全世界許多國家支持贊助宏揚噶瑪噶舉法教的學子和人士,我要表達我真誠的謝意。我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出國訪問,並將佛法傳遍整個世界。也祝福諸位身體健康,生生世世享有幸福快樂。同時希望以我三世所累積之功德為了利益一切如母眾生,尤其是諸位而成熟。我請求諸位不要傷害任何眾生,應和平行做一切事。同時我也祈願全世界各地都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榖豐收、 大家富樂。

 

由於我年紀尚輕,目前無法把寺務和傳法的工作做得很好。但我保證我一定會努力對佛法和傳承做出貢獻,絕不使自己讓傳承蒙羞。

 

後記:此篇開示於一九九八年七月講於西藏楚布寺,為第十七世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首次對外公開開示。

Anchor 2

修行不可無眾生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000419
地點:印度 上密院

 

我們的目標在於帶領一切遍虛空,曾為吾等慈母的眾生步入前往離苦得樂的道路上。而護佑眾生離苦得樂的則是聖眾菩薩的主要責任,他們也是早已完全斷除一切內外煩惱障蓋的覺者。

 

與聖眾菩薩相對照,一般的眾生尚是被煩惱與無明黑暗所障蓋著,因此眾生的心還未能進入煩惱蓋障的清淨相世界。而為了讓此境界付諸實現,佛陀在鹿野苑開演了「四聖諦」法要,之後他並持續傳授了大乘法及金剛乘法門,而眾生可依藉此三乘法門進入清淨解脫之道,因為佛陀之利生事業,而讓我們現在可聞受到此法教,並演示了無私利他的願心及行為。就佛法與世俗觀點,眾生都是重要的。

 

我們舉一個世俗的例子:一群人中所產生的領袖,如果他沒有人群的支持,只有一些無生氣、無動能的追隨者,如石頭、房屋等,若是領袖要叫它們執行一些事情,它們會動也不動,因為它們是沒有心識的,沒心識則無法讓它們聽聞,領袖的存在是依止在有心識的人們上,如果沒有任何人,那麼作為一位領袖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不會有人會聽他或她的話,而領袖就不是領袖了。行者在法道修持的每一次第中,眾生均是助緣,因為他們是我們開展慈悲的對象。佛陀與菩薩眾的證悟均非為其一己,而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眾生也就是他們慈悲的聚焦所在,佛陀與菩薩聖眾若只是為一己之利益,他們是絕不可能達到圓滿證悟的,因為證悟與一切眾生是相關聯的。是故,眾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可以如是說:「諸佛與眾生對我們的慈悲是相等的。」

Anchor 3

 

 

真實的慈悲心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02/11
地點:印度 新德里

 

佛陀之一切法教含於經律論三藏之中,而此一切法教均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傷害眾生及利益一切有情,即是如何長養我們的愛心與慈悲心;其實,至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展露真正的慈悲心,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執著,凡事皆以「我」為重,皆以「我」為先,直到真正去除對「自我」的執著,不再以「己」為重為止,真實的菩提心、慈悲心才可如實發展,因此,慈悲心、菩提心的長養是必須的。

 

我們均應了知:不僅僅是一己,無一例外之眾生皆希望離苦得樂。我們應在有了這種了知之後,進而修持「自他交換法」,祈願眾生迅速脫離一切痛苦,得獲真正之快樂,另一方面就因緣而言,一切眾生皆是我們三世之父母,眾生在過去世中曾為我們的父母,在現世中為我們的父母,在未來世中極可能成為我們的父母,所以, 我們應當懷感恩心為出發,這也是培養我們善心及長養菩提心的方法。

 

我們必須了解:這世界上,任何一切眾生,不論他是多麼不好,如何糟糕,他都還是有絲微的慈悲心或是潛在的慈悲心,只是,其慈悲心之大小取決於其發展之程度而已,當然,開悟聖者與凡眾在慈悲心的程度上是不同的;對我們而言,問題是在於,當我們需要慈悲心時,卻無法展露出來,因此,雖具有潛在的慈悲心,要用時卻展露不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養發展不間斷的慈悲心及真實的慈悲心,這是十分重要的。

 

何謂「真實的慈悲心」?真實的慈悲心是無法忍受的,就如同我們陷於火中,會盡一切力量,想一切方法,從火中跳脫出來一般,因為火之無可忍受,所以會努力設法逃離,同理,對眾生所受之痛苦,我們有著無法忍受之心去幫助,深切了解眾生之苦,而具足勇氣生起的慈悲力量,這個力量是可以讓利生之行為真正起作用。

 

密勒日巴尊者曾開示:「真正之慈悲心展露,即是如同身陷火中一般!」

岡波巴大師為了所有行者能無誤地依止傳承來修持,開示了寶蔓集,其中有十要點是因為其之相似性而令修行者極易混淆誤認而錯犯的,此十要點如表:我們應謹慎檢視以免錯犯。

 

正確 / 錯誤 
1 信心 / 執著 
2 真慈悲 / 因執著而生之慈悲 
3 現象性空(自然空性) / 概念之空性(造作空性) 
4 真實的法身空性不二 / 誤認一切為空而否認因果 
5 真實的了悟 / 瞬間不定的體驗 
6 真持戒 / 外相喬裝之造假持戒 
7 因真解脫而展現之自生行為 / 瘋狂行就卻偽裝是已達了悟 
8 真正的瑜珈士(大成就者) / 偽裝之瑜珈士(其實並未真正證悟) 
9 由真實利他之心而展現之利他行 / 源於自私之利己之念卻偽裝利他行 
10 真實的善巧方便 / 欺騙偽裝

 

說明:真實的善巧方便是來自於真實的利他之心,因此會設法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利益他人,但是,卻也有源自於負面情緒自私之心而借用各種不同之方法,外表為偽善方便利他,而實際是欺騙偽裝,第九與第十點是最容易錯犯,我們應當小心謹慎的時時檢視之。

 

註:本文原登載於台灣台中噶舉自生遍在佛學中心刊物

 

Anchor 4

心的造作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3年6月22日
地點:印度達蘭沙拉上密院
翻譯:釋妙融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許多欲求與願望,若要細細說明每一個願望和欲求那是說不盡的,但是所有的欲求總歸起來,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不變的願望,那就是追求快樂與幸福。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為什麼人人都有這共同的欲求。

首先,無論是沒有任何知識的小孩或是學問、經驗豐富的成年人,都希望獲得快樂,遠離痛苦,內心裡追求幸福快樂的念頭與欲望都是一樣的,也許個人對快樂的認知有所不同,對快樂的感受也不同,但是其根本「欲求快樂」這個基礎是眾生平等的。

其次,我們從小到大,經過學習、生活經驗、各種變遷,我們的心思、想法、願望不斷地在改變,我們的心,隨著時間、學習、知識和成長,也在不斷地變遷。只有一個欲求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對「幸福快樂」的追求。這是從生到死,每一個生命都在追求的東西--「幸福快樂」。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知道,追求快樂是每一個眾生的共通性。

我們感受苦的主要接收器即是我們的身與心,而身體的種種苦樂覺受,又取決於心的認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心是主要感受苦樂的基礎。當心感到喜樂時,惡劣的外境不會影響我們,當心感到痛苦時,最好的環境條件也無法讓我們快樂。所以心的喜樂與心的覺受是主宰我們身心苦樂以及一切苦樂的根源。也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心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境相皆由心的造作而產生。

要如何才能將心平衡,不落苦境呢?即是要生起利他心、關懷心。若無利他的心,就會感受到恐懼與害怕。

在痛苦時要如何修行呢?

我們不應沈溺在自身的痛苦中,要時常思維別人所受的苦以及他人也如同我們一樣有各種痛苦,並且想想要如何幫助利益他人,這麼去做時,自我的苦痛就會減少。

Anchor 5

為憂鬱症者的開示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4年01月07日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近來全世界各地,特別像是在中國台灣香港等華人地區,出現了憂鬱症的疾病,這些人的內心變的緊繃慌張,很不快樂!

 

這種疾病的產生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這是有某些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要想辦法不要得到這個疾病,首先要探討原因是什麼,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我的經驗來推論的話,我們的內心變的緊繃慌張、不快樂、出現自殺等等的惡業,主要是自己內心不能夠知足的緣故而造成。在任何方面,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懷著強烈的期望,有時期望太強烈,而不能夠實現,這樣的痛苦強烈折磨下所以導致了自殺。

 

同樣的,現在這個世界,經濟發展非常繁榮的緣故,許多大都市變的非常忙碌,因為非常忙碌之故形成了一種壓力,影響了我們的內心,內心變得煩躁不安,所以內心不能放鬆,清閒悠然,所以內心就不快樂,造成自殺這種情形。總之,有許多因緣條件,所以我們首先要去探討這是原因是什麼,明白瞭解了這些原因,思維要如何把這些原因消除掉,而且我們要學習正面調適的道路。

內道佛教義理之中提到,我們要消除這種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我的看法,就是要多多思維業力因果,業力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不會造假的,如果能夠明白瞭解業力因果理論,當我們內心有強烈期望的時候,非常痛苦的時候,都是有一些幫助的。同樣的,觀修慈心悲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更特別的是要能夠安心,心能夠寧靜的方法是安止,就是觀修安止〈止觀〉,肯定的,如果用安止的方法使內心得到了寧靜,實在是非常好的。安止方面對這個疾病是非常有用的,我是這樣想的。

 

◆「為憂鬱症者的開示」是 大寶法王於2003年底的噶舉普賢祈願大法會圓滿後離開菩提迦耶前一小時,應原動力唱片的祈請,自然流露的一則開示。

Anchor 6

無教派分別的教示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04年11月23日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法王噶瑪巴於2004年11月17日至12月16日,首次主持噶舉辯經大法會,於一個月的辯經法會中,法王對全體僧眾的開示教授。

 

在以前,對教派來說,沒有人說,我是格魯、我是噶舉、寧瑪、薩迦…的說法區別,歷代祖師也說,『佛法』是沒有教派分別的。上師們也都是平等地看待各個教派並從中學習,這樣的歷史故事也很多。如岡波巴大師,他是專門講說噶當派經論的善知識,而他的再傳弟子們也都是無分別教派的去學習佛典,而且也成為佛教的善知識。因此,這對於我們能無分別教派的去學習是很重要的。比如在經典的註解上,有些在我們岡倉噶舉的註解上仍有不很清楚的部份,亦需要參考別的教派的註解,有時看其他教派的經典註解,反而可以幫助對於自宗自派的論典學習上的瞭解。

尤其在我們噶舉派是特別重視淨觀及虔敬。為了能生起淨觀,首先要對各個教派的功德能夠學習和聽聞,否則一開始即沒有辦法生起淨觀。所指的這些功德也不是光看外表而是要對其論著去聞思、認識而見其功德。就我本身而言,對每一個教派也都有心去學習,而且在各個教派也或多或少都進行了一些學習。尤其,我們更應對整個佛教都能做全面性的學習。在座的出家眾們,如能閱讀廣泛,對於教派的分別即會減至最小。如對教派做分別,自己的教派也會衰敗,也會影響傷害其他的教派,在過去,西藏就有這些現象發生。

 

第七世噶瑪巴卻札嘉措就曾有『無教派分別的教示』留下,所以,佛教即是噶瑪巴之教,佛教住世即是噶瑪巴住世。在歷代噶瑪巴的教示中,關於無教派分別的言論也有很多,在這些教示中也說要無分別的去守護佛教,要成為整個佛教的善知識。大寶法王即要如此地去總持佛教。因此,噶瑪巴之教法即是來自佛陀的傳承,佛教的傳承也就是噶瑪巴的傳承。總之,如此看來,歷代祖師們於己心中對於無教派分別都是非常注重,因此我們也要如此的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從過去以來都一直有教派的紛爭,為了興盛自宗自派而去毀損其他教派。出家人之間彼此爭鬥、打戰。想想看,身著三法衣的出家人,持著缽去打戰這是非常不適宜的。

 

對無教派分別要生起淨觀是很重要,然而無教派的學習並不是捨棄自宗自派而只學習他宗,這也不是正確的。最主要是要能先認識自宗自派而再護持其他教派。從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與赤羌仁波切的對話中:『無教派分別的學習好是好,但也可別失去了自己的主張』,即是我們可思維的地方。總之,無教派分別的正確對待,即是要能先對自宗自派去持守,但也不能對自宗太過執取。分別他宗時,要能不落二邊,如此即能無教派的為佛教服務而且也能為噶舉之教法服務。

Anchor 7

修心就是一種轉變過程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5年3月7日

地點:南印度 班噶洛 麗拉宮旅館
 

既然一個人在此多變的世界中出生,所以不論你是誰,你同樣的得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我當然也不例外。事實上,就我年齡來說,我已經面對太多的各種挑戰和困難,但是我很幸運此生能接觸到佛法,這對我影響至大,幫助我認識外在環境和自我。因為我在佛教的傳統中學習和修行,讓我能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各種情況。我非常清楚和經驗到一切環繞我們的現象,毫無疑問的是無常,以及不過是相對的真實。我們在此無常和相對真實的世界中生活,我們不會也不可能永遠陷在一個壞或好的情境中,這是我基本的看法。

 

從根本上來看,我認為應該明白修習佛法的要點就是要能接受各種煩惱的挑戰,這些煩惱往往左右我們的生活,並讓我們經驗各種不同的痛苦。所以要明白心靈的功課就是向煩惱挑戰。修心就是一種轉變過程,徹底根除各種惱人的情緒。我們一定得經過學習,知道經由修心的方法,我們有能力、有力量面對各種煩惱的生起。如果認為修心、修行就是什麼都不做,或找機會休息是錯誤的想法。修心是學習認出各種挑戰,面對它們,並且解決內心的衝突。這樣才能從內心煩惱中和外在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Anchor 8

心靈的純淨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地點:印度上密院 
時間:2005年4月7日

 

人的心智(mind)會改變,我們週遭的環境也一直在變化中,而外在環境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心智的變化。例如:當我們聆聽寧靜、祥和的音樂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受得到寧靜,反之,如果我們聆聽激烈、充滿暴力的音樂時,我們的心也會隨之變的焦躁。在外在環境如此的影響力中,必須保持心靈的純淨,以達到心境的和諧。我(法王)相信,人的心性及本性是純潔無瑕的,每一位眾生都具有佛性,以及巨大的潛在力量。然而由於外在物質環境對心性的污染,使得人的佛性染塵,內心充滿了對物質的慾望,以及因之而起的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人的內心不再寧靜,也無法達到和諧的效果,而這一切都是因物質過度發展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要能夠修正這樣的污染,使我們的內心純正的本質再度升起,就像蓮花生長在污泥中卻不受污染。

Anchor 9

去除瞋恨心的方法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5年05月21日
地點:印度上密院

 

人類與其它眾生相比,被賜予了更多的才能,因此人身是非常彌足珍貴的。我們都擁有為我們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潛質,當然我們也能夠繼而為其他眾生帶來快樂,但這需要具備一切的善緣。總的來說,我們總是忙於處理一切事務。無論如何,一個眾生都不太可能為了他人的生命而設定目標。每一個眾生都有著他們自己的責任與任務。我們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找尋快樂,每一個生命皆是如此。我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呢?很明顯是根據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欲求的方式。與每個眾生的不同本性無關,每一個人都有著共同的態度與渴望,那就是尋找快樂,去除痛苦。得到快樂、去除痛苦其實是每一個眾生共同的願望,但人類卻有著特殊的離苦得樂的潛能,而且與其它眾生相比,人類對離苦得樂有著經久不衰的決心。假如我們能夠瞭解生命的本質就是尋獲快樂,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更好的角度去了知我們的生命是否具有意義。生命可能會因為你的上師或善知識的指引而變得有意義,或者僅僅因為你改變了你的思想,你就可以使生命具有意義。

 

首先,生命中的內在渴望就是尋找快樂,瞭解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態度與尋求快樂相違背,那麼生命將會變得毫無意義。另一方面,為了使生命有意義,最重要的就是造作那些能夠帶來快樂的善業。為了得到快樂,我們要尋找正面的,積極的善因,例如非暴力或是能為心靈帶來平安喜樂的善因。相反地,如果造作了不善因,則將會使我們尋找快樂、成就具義人生的希望落空。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所指的潛質就是:仁愛、慈悲和非暴力。為了在我們內心種下仁愛與慈悲的種子,很重要的一點是瞭解到:仁愛與慈悲的反面即是煩惱染污。這些煩惱染污會阻止我們發展仁愛與慈悲。與仁愛和慈悲相反的情緒就是貪、瞋、癡。說到瞋恨心,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我覺得如果想增加我這個教授的效果的話,講故事會是比較有用的,也許這樣能夠使重點更加清晰。

 

從前有一位偉大的印度詩人名字叫做蟻垤,他用梵文寫了世界知名的著作《羅摩衍那》,這一經典被視為印度人的聖經,它涵括了印度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所有內容。但是,要知道的是其實這位世界知名的詩人並不十分具有品德,早年他曾經是一位專門搶劫朝聖者和旅行者的強盜,有時候他甚至會殺死這些人們。

 

有一次,整整一個星期蟻垤都沒有找到任何『獵物』,這時候來了一位瑜伽士,蟻垤非常希望能夠在這位瑜伽士身上得到一些錢或者食物,然而這位瑜伽士身上一無所有。蟻垤因此變得非常憤怒,他對瑜伽士說:『我不會放你走的。在這個森林裡有一個吸血魔鬼,如果我把你的血供奉給他,他一定會同意把我變得富有的』。瑜伽士看到自己即將要死了,卻沒有絲毫的驚慌和恐懼,他回答道:『好吧,假如我的死可以令你快樂,那麼我的生命則是有意義的。但是你的所作所為卻是有罪的,你是否察覺到你已經使你的一生負罪?』

 

蟻垤回答道:『是的,我知道這一切的果報將是接踵而來的痛苦。』

 

瑜伽士接著問道:『當你知道這些行為是罪惡的,而且只會帶來苦果,為什麼你還要這樣做呢?』

 

蟻垤回答:『我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贍養我的家庭。』

 

兩人為此經過了一番長時間的討論,最後瑜伽士說:『如果你對你的家人如此的執著,為什麼不去做一些別的事情而要去搶劫殺人呢?』

 

蟻垤接著說:『我工作並不努力,而且不懂做其他的事了,我會的只有搶劫和殺人,我也知道這是一項危險的工作,但有時候我還真能因此變得富有呢。』

 

然後瑜伽士又問了另一個問題:『你的家人知道你謀的是一種什麼營生嗎?』

 

蟻垤說:『是的,他們知道,而且他們對我所做的感到高興。』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瑜伽士說道:『你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承擔這些罪業。』

蟻垤反駁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瑜伽士繼續解釋道:『你知道你所做的事是不正確而且是罪惡的,而你的家庭成員也都悉知,但他們是否知道他們也需要承擔這些罪過呢?你有沒有問過你的家人這個問題?』

 

蟻垤回答說沒有,所以瑜伽士就讓他回家問一下他的家人,是否願意一起承擔這些罪業。蟻垤卻認為這個瑜伽士不過是想要耍小聰明然後逃走而已。瑜伽士告訴他:『你錯了,如果你對我有懷疑你可以把我綁在一棵樹上,回家向你的家人提出這個問題後,再帶著答案回來。』

 

蟻垤真的這樣做了。他回到家先問了他的母親,母親回答道:『我把你生了下來,又把你養大成人,這些是我的責任。而現在你有責任照顧你的家庭,如果你造了惡業這也是你的責任,但是我可不願意分擔這些惡業。』

 

然後蟻垤問了他的父親和兄弟,但他得到的是同樣的答案。當他來到他的妻子面前問到:『你是我的妻子,你願意分擔我所造作的業的一部份嗎?你願意為我造下的罪孽承擔一部份後果嗎?』

 

他的妻子回答道:『我和你在一起經歷了高低起伏、歡樂和痛苦,但說到犯下的惡業,我可不願意分擔,那是你自己的責任。』

 

蟻垤看著他的孩子們,但他們都太小回答不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又回到了瑜伽士的身邊。這是蟻垤生命中的轉捩點,從此他成為了這位偉大的瑜伽士的學生。

 

這裡要說的重點是,瞋恨往往會被認為是被外在客觀的人或事物而激起的。但無論如何,我們要瞭解和認識到,我們自身同樣是帶來瞋恨心的誘因。如果我們可以從自身的角度看待這個事實,我們就不會將所有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而能夠生起寬恕的心,這就是真實斷除瞋恨心的方法。舉例來說,如果你對著鏡子擺出一副難看的臉,你會看到同樣的一幅難看的臉對著你,但如果你做出快樂的表情,鏡子裡就會出現一個同樣快樂的表情。

 

最關鍵的是,我們要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並寬恕別人的過失,這會為你的人生帶來積極的態度與正面的情緒,也同樣會為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即使他們的確犯了錯誤。如果你能生起寬恕的胸懷,這些功德將會幫助你戰勝痛苦,併生起對一切眾生的仁愛態度。

Anchor 10

如何克制憤怒與仇恨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5年06月25日
地點:印度上密院

 

觀音是愛與慈悲的化身。我們的內在已經具備了愛與慈悲的種子─愛自己以及他人!

愛與慈悲之種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種,如果我們要對兩者加以區分的話,可以說仇恨是破壞性的,而仁愛則是能帶來利益的。

 

有時候我們會從他人那裡感受到敵意,但如果我們反省一下就會發現其中必然會有原因。這裡有一個小故事:

 

在西藏,有一位偉大的瑜伽士名叫密勒日巴,他受到西藏所有佛教學派的尊崇。密勒日巴的故事和印度著名的詩人蟻垤很相似。蟻垤在早年曾是一名專門搶劫朝聖者 和旅行者的強盜,他的內心充滿憤怒,直到有一天蟻垤碰到了一位身無分文的瑜伽士(悉達)(注:梵文siddha,音譯『悉達』,既有成就的佛教修行者,或成就者),蟻垤試圖殺害這位瑜伽士。但最後,蟻垤與瑜伽士的相遇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注:在法王五月二十一日的開示中講到了這個故事)

 

密勒日巴在他年輕時也曾犯下了許多惡行。密勒日巴出生在一個偏僻地區的富裕家庭,他的祖先很早就遷徙到這裡,並慢慢富裕起來,當地人並不樂於見到他們的成 功,人們非常的妒忌他們。密勒日巴有一個妹妹,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重病而去世了。密勒日巴父親的財產全部落入到他伯父的手裡,這些財產原本是應 該在密勒日巴長大成人時交還給他的。

 

關於這個故事有兩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當時密勒日巴的母親只有27歲,他的伯父希望她能夠改嫁給他的兒子,但她卻不願意。因為她的拒絕,密勒日巴的伯父開始非常惡劣的對待她。密勒日巴一家只能得到極少的一點衣食,還經常遭到伯父一家的虐待,他們飢餓不堪還被迫要去做苦工。當密勒日巴長大成人可以管理父親留下的財產時,他的伯父卻不願意還給他。不幸的是,密勒日巴的母親是個天生心胸狹窄的人,無法原諒他的伯父,她希望能夠復仇,於是將密勒日巴送去學習黑巫術。經過諸多艱難困苦,密勒日巴成為了熟練的咒師併殺死了25個人。村莊裡的人們非常的難過,並因為密勒日巴的所作所為,人們由原來的同情轉變成反對他。

 

我(注:法王噶瑪巴)對雙方都能夠理解,也明白為什麼他們會仇恨對方。但密勒日巴和他的伯父有著巨大的不同:他的伯父對密勒日巴始終懷著仇恨;而密勒日巴在殺死如此多人之後,出於悔恨和愧疚,他放棄了對伯父的仇恨。密勒日巴選擇了佛法的道路,開始接受和練習如何去愛所有眾生的修持,這樣一來他瞋恨的傾向就得到了徹底的消除。

 

密勒日巴的母親去世後,他的妹妹仍然遭受著貧窮的折磨卻再也沒有理由去懷恨了。自從密勒日巴消除了他的仇恨,他伯父的態度也開始變得緩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開始明白密勒日巴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做。在深深的自責下,密勒日巴也努力地去清除自己的罪行,並經歷了修行佛法的眾多困難。

 

一日,密勒日巴的姑母前來祈求原諒。那天當她到來時,密勒日巴正在說法。她遠遠的就被看見了,密勒日巴和他的妹妹開始討論是否應該讓她進來。密勒日巴的妹妹說,這位姑母曾經給他們帶來了這麼多的痛苦,如果允許姑母進來的話,她就會離開。

 

關於這一段也是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密勒日巴很和藹地回答他的妹妹,說道:『如果你有別的事情,我會答應你離開,而且不讓姑母進來。』但是考慮了一小會,基於佛法的觀點,密勒日巴決定,不能捨棄他的姑母或者任何眾生,無論是親戚還是敵人,對所有眾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包括對他的姑母,也是一樣。所以,密勒日巴讓他的姑母進來,但他並沒有正面看她,而是隔著一塊屏風和她說話。一開始,密勒日巴很嚴厲的提醒他的姑母,當他和妹妹沒有食物的時候,她從來都沒來過,也沒有提供過任何食物,更不承認她是他們的姑母。

 

當密勒日巴這樣說時(注:據《密勒日巴尊者傳》記載,密勒日巴當時是以道歌的形式唱出這段話的),她的姑母感到強烈的自責與後悔,並且由於她深深懺悔的力量,使她後來成為了密勒日巴傑出的弟子之一。

 

這裡關鍵的部分是,即使有人對你非常的仇恨,對你來說最好的是:生起忍耐並在心中為他人創造一些空間。因此,與產生瞋恨相反,我們應該發展的是仁愛和慈悲。如果我們這樣去做,將有助於減少我們的敵意和他人心中的怒氣。畢竟,仁愛與慈悲是所有眾生心中,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必須珍惜這種特質。如果我們可以生起仁愛與慈悲,並一直延續,這將會給我們自身和他人都帶來極大的利益。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以敵意和仇恨作為回應,那將會是非常有害並具有破壞性的,這會摧毀愛與慈悲的種子。

 

假如一個人正在生氣,心中充滿憤怒,那就不要以憤怒相報復,而應該以利益他們的發心相對待。這些不僅僅是口頭上說的話而已,它們來自我的親身體驗。

 

我是一個佛法小學生,我不能說已經證得圓滿,只是在很小及有限的方面我認識到了修持佛法的利益。當我經驗到憤怒,我明瞭外在因素是如何地激發我們的憤怒,然而對於那些令人生氣的外塵緣境,其實最好的對待方式即是「一笑置之」,如此我就不會被憤怒和那些外在因素所征服。我會試著不去把憤怒和外在因素看得太重。

 

假如我們不能在憤怒的狀態中解脫,那麼我們就應該嘗試去辨認它,這樣無論它何時出現,都可以讓它停止。最好的是可以讓它停止,但如果不能,我們也應該試著儘快調整狀態。不要讓憤怒延長或者在心相續中停留,否則憤怒會傷害到我們的體質。

 

並不僅僅是因為別人的刺激或者錯誤,使我們生起憤怒;我們應該知道當憤怒的種子在他人內心生起的同時,這些種子也在我們的內心相應滋生。如果你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內心都保持慈悲,那將會非常具有利益。

 

具有力量的慈悲心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5/08/13
地點:印度上密院

 

很多人都對觀音法門的修持有所瞭解,但 他們應該去瞭解的是觀音的真正涵義——觀音不僅是一個個體。這樣去理解觀音也許沒有錯,但卻有所局限,因為觀音的真正涵義是『那個永遠以慈眼悲視一切有情的覺者』。觀音不是只有一位——每一個能以愛與慈悲看顧所有眾生的人,只要他具有這樣的特質,他就是觀音。慈悲的修持不僅是佛教成就法中的修持,在其他宗教中也建立了對慈悲的修持。在其他的宗教裡,也有許多心中充滿偉大的愛與慈悲的人們,這也是一種觀音的化現,而非單一的個體。

 

我總是嘗試和不同的團體或個人分享觀音法門對慈悲的修持,不僅僅是和佛教徒分享,而是和任何一個具有愛與慈悲特質的人。我不會嘗試讓(不信佛教的)人們改信佛教,但我更願意鼓勵人們去練習愛與慈悲。

 

每個人都喜歡愛與慈悲這個主題,但當真的需要去修持愛與慈悲時,事情就變得困難而且充滿誤解了。舉例來說,很多人都認為慈悲心就意味著當別人對你做了很不好的事情,你仍然必須對他們很慈悲。當我們以這種方式施以慈悲其實對我們並沒有多大的利益,而且很不實際。當人們練習慈悲,會產生誤解,他們以為當有人在受苦,他們可以去承擔別人的苦,但這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真正的慈悲並非如此。

 

以上面說的這種方式修持慈悲,他們必須在一定程度上經歷別人的痛苦,但這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並迷失掉自我。他們需要做的其實是看到他人的痛苦,然後施以正確的慈悲。他們需要對解除自身和他人的痛苦具有更堅定的信心,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慈悲,才能具有力量。當我們看到了他人的痛苦,以及痛苦的二元性,我們就應該為他人做些什麼,這樣並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痛苦。慈悲在此時方能成為痛苦的解藥。

 

當我們修持的是單純的同情心,也許不會特別有幫助,因為當看到他人在受苦,我們也會備受煎熬,甚至即使我們擁有慈悲心,我們也是不能夠控制別人的痛苦的。慈悲心應該是正確、有力且充滿信心的,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別人的苦難,並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舉例來說,假如一位殘疾的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落水了,他將什麼都做不了,反而只能無能為力的眼看著這一切並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如果這位父親充滿力量的話,當他看到兒子在受苦就可以立即跳入水中救出落水的孩子。同樣地,如果我們的慈悲心強大而健全,充滿力量,我們就可以迅速、有效地幫助他人。倘若我們的慈悲心尚未完全的成熟,那麼我們又如何能給予他人以有力的幫助呢?

Anchor 11
Anchor 12

情緒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5年09月15日

 

佛陀轉了三次無邊甚深法輪,其目的是要幫助我們如何調伏自心。而修行佛法即是修心。首先,我們要讓「佛法」與「自心」結合,但要如何才能結合二者?那就必須經由「喜悅精進」、「敏捷聰慧」以及「對眾生深刻之愛」才可達成,同時尚要加入來自上師的加持,而上述之一切亦可幫助我們累積功德。

 

佛法之一項特別利益即是能夠為我們降伏自心因無明而生之不善念,當我們能一心專注修持,我們的心就能與「法」相結合,而力量便會注入己心,其利益是超乎想像的。這段日子以來,人們體驗著許多強烈情緒,而它們通常都是十分艱困的,因此我(註:大寶法王)想談談此主題,並告訴各位「佛法」能如何給予幫助,我想這對大家是有助益的。

 

生活在此世間,大家皆有情緒,而它皆是緣於外境而生,也因此,內心會有想法體驗(及情緒)。一般而言,情緒分為三類:1.快樂的 2.痛苦的 3.不樂亦不苦的(中性)。所有的人類均有這些情緒。而同時經由論辯也能得知,其他有情眾生亦同樣擁有情緒感受。

 

我(註:大寶法王)選擇「情緒」為講授之主題,乃是因為「它」已是趨向過度、極端了,快樂時,過度地狂喜且不知足;痛苦時,陷入無止境、深度的苦痛。當然,生活在世間是需要快樂,但應該是適當的,而這種所必需的平衡性也當是由自心營造出的,如果我們將情緒極度地放縱,許多錯誤與困難便會產生了。不知是真或否?我聽說有人是因為極度的興奮、狂喜而死亡,因為我個人未曾有此體驗,但是,對於「苦」,我是有些了解。

 

心有痛苦是自然的,但若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即可以調整它,倘使心中一直充滿著悲傷及苦痛,這是錯誤的,因為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將會愈發窄小狹隘。有些人因為將苦過份激化而自殺,所以,我認為將感受、情緒極邊過度,是個錯誤。希望有著強烈的情緒也是個錯誤。

 

既然娑婆輪迴的本質是痛苦,那麼我們為何要讓此痛苦先行占領我們呢?不但不應該如此,反之,我們應當專注、開展如何去帶來快樂。在目前的時代中,我們的決定選擇往往是取決於情緒感覺,其實它是無常且易改變的,情緒感覺來自於心,它也是隨時在改變的。例如:有某些人遇見了某位上師,此上師令他(她)非常感動,他(或她)覺得對此上師 有好印象,便決定依止此上師為師。反之,可能碰到某位上師,但卻未能有什麼感覺,他(或她)可能會想:此位上師應該不是位好上師。這些決定斷語評估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各種情緒感覺。我們不做任何分析觀察,只相信一己的直覺去判斷,但是「感覺」卻可在一瞬間改變。當我們的生命遇到不同的轉折時,我們的體驗往往不會是平穩、美好、輕鬆的。情緒感覺,如果過度重視它,我們將會面臨痛苦,日子不好過,而最好的方法是尋求一條清淨甚深且能利益我們的道路,步入其中。

 

不要執著快樂,不要陷於痛苦之中,而是應該尋找一條平穩不變的道路,如果我們一直在找「好感覺」讓自心迷失在尋找「好感覺」中,那麼,我們的生命將會是如何?它將會是個失去真實目的,走向傷害的生命。

 

深度不同的苦樂會帶給心裡各式不同的情緒感受,我們是無法完全地將之清除。唯當痛苦來臨時,以耐心毅力面對,如此,我們便能在選擇的道路中持續走下去。而當快樂來臨時,若我們因此沉迷而執著,那麼,它將會帶領我們往何處去?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惟的。

 

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都會遇上許多不同的困境與艱難,但不論有多少苦,重要的是,回首想想曾經圓滿完成的一切,並堅定地在選定的道路(法道)上走下去,這會幫助我們的心平穩下來,不管要持續多久,我們均應有耐性而忍辱地前進,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及得獲圓滿成就為止,都不應當過於專注在痛苦或快樂上,否則,我們所祈求的目標是不會到來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並非 要每個人均如此遵守,個人的意願與祈禱才是重點。倘若我們能夠快樂輕妙地走在此道中,那麼我們絕對是會比世界上所有富裕人士來得更好,但重要的還是取決於 我們的意願。不論如何,我們應該要仔細地審視觀照:「…這些的結果會在未來之中帶給我們什麼?我將會何去何從?」我們也該檢視一番目前的情形,自身周圍的狀況等等,並問一問自己:「我該如何善巧地面對?」而非是盲目衝動的,這些我們都該是在行於道上時,所要做的思惟。每一位個體都是重要的,每一個生命旅程均是獨特的,無人能代替自己,不管來世存在與否,它都無法創作現在的一切,而我們所擁有的現在,它是十分寶貴的,我們應該好好聰明地善用它!

Anchor 13

三惡道的開示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6年01月07日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度亡續》裡面提到「因三惡趣」與「果三惡趣」。所謂「因三惡趣」是貪、瞋、癡;「果三惡趣」是地獄、惡鬼、畜生。當我們內心生起貪、瞋、癡的時候,自然會生起類似三惡趣的痛苦。瞋恚心好比大火,是墮地獄主因。所以,我們生起強大的瞋恚心時,身體會有熱的感覺,同時內心會有冰冷冷或空蕩蕩的感覺,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呢?這是我們充滿瞋恚瞋恚心的果報,是地獄之相似痛苦。地獄中的痛苦,大部分是寒熱之苦。而地獄何在?地獄世界是黑暗的。在我們的內心生起強大的瞋恚時,會感覺周圍都是黑暗或有模糊看不清楚,或者會感覺都是紅紅的。地獄裡獄卒們持著矛與劍,當我們內心生起強大的瞋恚時,便如同有人用劍刺我們的心臟一般,心很痛,不自在又不舒服,這就是類似地獄中的痛苦。

 

在這個時代裡,很多人不相信三惡道,但在這邊相不相信並不是關鍵。這裡的重點在於當你的內心生起強大之貪、瞋、癡時,有如此痛苦。也就是說,當你的心中充滿著三惡道因的時候,有何感覺?這個部分經過觀察得到定解的話,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修忍辱會有很大的幫助。不然,若只是講講三惡道的樣子,會變成像講故事一般,因為今世不能親自看到地獄,所以無法體會地獄痛苦的真正覺受。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講述三惡道的痛苦,這並不是為了要嚇唬你。這是為了增勵你的修行。不是只談外在的地獄相,要令內心得到真實的感覺與受用。那麼我們要從哪裡下手呢?當從自心生起三毒時,去覺察它是快樂還是痛苦!從這上面著手觀察的話,才能夠了解到貪、瞋、癡所引起的暫時與究竟之痛苦。

 

餓鬼有飢餓之痛苦,他的長相為肚子如須彌山的大,而喉嚨卻如針般的細。舉凡貪欲很強的人,因為內心具足如須彌山一般的貪欲,即使賺到很多錢、得到很多的東西也不會知足。遇布施境會生起捨不得的心,布施的心很小,如針般的細。這是因貪欲而示現餓鬼相的主因。所以,當內心充滿慾望時,同時會感受到充滿慾望的果報,有如餓鬼之相似痛苦。餓鬼之果報,是很難找到食物,如果找到了,會吃不下,即使是吃了一點點,當食物到肚子裡時會變成猛烈之火,全身燃燒,痛苦萬千。相同慾望很強的人,不會因為賺到很多錢,而獲得滿足,也不會消化,甚至錢賺越多就越痛苦、越煩惱、身心越不安,根本不會因為眾多錢財,而獲得安心受用,這即是相應慾望所引起的惡鬼之相似痛苦。

 

同樣地,思惟傍生所具的痛苦是因無明、不了知、愚癡而產生的道理一樣。我們心中也具有愚癡和無明。如我們觀察畜生的時候,能夠了知畜生沒有長遠的思想與眼光,連自己眼前所遇到的取捨分別的智慧也沒有,更何況具有長遠究竟的生活目標呢?然而我們何嘗不是只為了得到眼前之快樂,只分別今世的取捨而已,何時為了得到究竟之成就、解脫與一切知的果位,而於世間法中生起分別取捨的智慧呢?

 

覺知三惡道是從貪、瞋、癡的因所產生。大乘佛法裡曾提到,依照惡意與煩惱之錯覺而產生錯亂。所以,當如何善加取捨我們今世相續中所有的三惡道因-貪、瞋、癡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所謂的魔鬼,指的便是我們心中的煩惱,也就是貪、瞋、癡。當有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會不自主地隨著貪、瞋、癡來反擊對方。但是,對一位修行者來講,當有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只是不能反擊對方,反而因此更加為對方生起慈悲心,並妥善控制自己的貪、瞋、癡,不要讓三毒有任何的機會。

 

註:此篇為法王噶瑪巴於第二十三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上所做的開示。

 

Anchor 14

菩提心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中譯:釋妙融
地點:印度瓦拉那西創古智慧金剛學院

 

慈心、悲心、菩提心是很重要的,若是不具備慈心、悲心與菩提心,可以說也就沒有法的根本。所以說不論在行聞、思、修何種修持,任何時候都要具備慈心、悲心、菩提心。

 

就好像芭蕉樹一般,待其果實成熟之後,整棵樹將會連根的乾枯。因此沒有具備慈心、悲心、菩提心的善法,比如人、天善法、聲聞緣覺善法等,除非證悟菩提之外,其善法將無有究竟的力量,並且會有窮盡之時。而具備了菩提心的善法,將如同如意寶樹一般,不論生長多少果實,都不會因此而乾枯窮盡,甚至果實會更豐碩茂盛。所以具備持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若將佛陀教法總歸來說,沒有不包含在空性與菩提心這二者當中。只有空性或只有菩提心這都是不夠的,總是要將空性、菩提心雙運受持才是正確,就像小鳥要是一隻翅膀斷了,光有一隻翅膀是不能飛翔的,只有將雙翅展開並用,方能遨翔天空。沒有悲心的空性不能入道,沒有空性的悲心也不能入道,唯有悲心空性雙運,才能入道而成就遍知的佛果位。因此,一切乘中最殊勝的是秘密金剛乘,而金剛乘的修持即是將悲心與空性雙運而行,尤其是不離菩提心而修持。

 

若是沒有將悲心與空性並重修持,即便是修持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瑜伽,也無法進入遍知的道路。就好像沒有菩提心、空性而修持圓滿次第,或是氣脈,許多外道外教也是有的,而佛教的特殊就在於,不論作任何修持,皆持有菩提心與空性。若是能夠將前行、正行、結行完整的修持,才能真正進入正遍知佛果。

 

另外,佛世尊也說,在聞思修三學中,最究竟的能成即是修,修有很多種但是總歸來說,無不包含在「止」與「觀」中,但是這樣的止觀修持,若沒有攝持菩提心而修,雖然身體作得直直的,雙手結禪定印,眼睛閉得緊緊的,也是沒有用,就好像動物冬眠,整個冬天躲在地底下沒有知覺一樣。所以唯有攝持菩提心的止觀禪修才會有善果,沒有攝持菩提心的止觀修持,不能獲得解脫。所以大乘道的本質、大乘道的實相,即是將悲心與空性雙融並運的菩提心。菩提心即是大乘的本質、自性。

 

要完整菩提心,首先要具備慈心與悲心,在此首先要講說慈心。慈心就好像一位好的母親,當然不是每個母親都好,不過可以先這麼想,一位好的母親,一定對孩子是慈愛的、是關愛的,為了孩子幸福、快樂,無在乎身體的辛勞,甚至犧牲性命也要拼命為孩子獲得受用資財。當然這是只好的母親而言,要是不好的母親,除了打孩子以外,大概不會關愛孩子。就像這個比喻,如虛空般的無盡眾生沒有一個不曾做過我們母親。一些過去曾經是母親,一些現在正是父母,一些未來即將是父母,一切眾生三時都是父母,因此對這三時為父母的等虛空眾生,生起「若都能獲得快樂!」這種無造作的想法,甚而為了眾生真正獲得快樂,將自己身體,資財,以至三時所造一切善業,為了利益如母的一切眾生而回向,這種將善業盡回向給眾生獲得福樂的思想行為,即是慈心。將這樣的發心不斷增長,直到有一日,慈心便能成為慈無量心。就像母親非常愛著孩子,甚至孩子有錯誤也看不到,總想著「我的兒子學習最好」「我的兒子品行最好」一樣,當有慈無量心時,便不會見到眾生的錯誤、過患,只見到眾生的功德善心即會生起。

 

若有這樣的心,就算眾生迫害我們,欺侮我們,也不會真的有傷害,並能將之轉為慈心的修持,成為轉惡緣為菩提道的修持。因此,父母親人,朋友眷屬,困難苦樂如何發生,便能互相幫助互相利益。因為一切眾生無一不是我們的父母、親人、朋友,所以讓他們都幸福快樂,並且用方法使他們幸福快樂是很重要的。以上是修習慈心的正面方法。反面方法,我們知道慈心的反面即是瞋心,也是與善業相違背的。瞋心就像火,一旦燃燒,所有善法都會燒盡。因此瞋心如火這道理不可不知道。經典中也說,就算貪欲如山高,一剎那的瞋心也比之力量更大。過去有一位噶當巴的格西來問達賴喇嘛,說慈心要如何生起,達賴喇嘛回答,就像愛自己孩子一樣的去愛一切眾生。也有位上師說,我們要是吃得飽,朋友們也不生氣的話,有時就會生起一點慈心。事實上慈心並非如此,那是要無分別的對眾生慈愛,但是一開始要無分別的對眾生慈愛不容易,所以首先要從父母、喜愛的人、親近的人、自己容易生起慈心的對象練習,漸漸的就範圍越來越大,心也越熟練,而漸漸能生起大慈心。這是慈心的部分。

 

再說到悲心,也有正面反面兩種,首先講正面,悲心是什麼呢,就是希望眾生都脫離痛苦的心即是悲心。是依止著一些不悅意的境,比如說會令人難過的境,會使人產生悲心。但是這樣的悲心並不是嘴上說的悲心,而是由心底生起的悲憫。這裡有個故事是說,過去有位修行者,抓著一隻山羊要拉去宰殺,想要供養肉的薈供,他抓著山羊的鬍子拉著走,山羊就哀嚎著叫,一旁的鄰人看到了,這個行者就趕快解釋,這隻羊的鬍子太長了,不割掉一些牠不能吃草。他嘴上說著好像很有悲心的話,但心中卻盤算著要殺這隻羊,這種就是口是心非的悲心。所以悲心就是不光只是嘴上說要真正捨棄只想著自己的心。過去西藏對於那些老牛老馬,那真是只有被殺的份,一些人心想,可憐啊這麼老了,把牠殺了吧!心中像是有悲心,卻做著害命的行為,這是不對的。不是為了自己私欲找藉口,要是思想與行為二者都一致的慈悲一切才是重要的。又慈悲要無偏私,有偏私即不成為慈悲,只對自己的孩子親人好,對別人就去欺侮欺騙,這不能算是菩薩特殊的行持。一個菩薩的慈悲,是無偏私的,因為就算是一個畜生,也會有具偏私的慈悲。因此我們要修慈悲、學菩提心,為一切眾生,獲殊勝解脫,以致究竟佛果遍知果。如此發起慈悲心、菩提心,非凡夫心的對眾生不以為敵不以為凡。若能思維眾生都是父母,就不會對眾生有敵意,我們也能生起感恩的心,自然敵意就會消除。又對眾生不起平凡想,以顯來說即是要思維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由密而言一切萬象皆是本尊,因此不可輕視眾生。

 

菩提心是重要的,尤其是現今這個時代,是非常需要有慈悲心、菩提心的時候,我們學佛的人,更不應將這珍貴的道理隱藏不用,事實上是更應該將之成為修持的法門,這就是我要說的,最後我們要將功德回向,為這世界的和平幸福,以及在座各位的現前究竟安樂圓滿而回向。

Anchor 15

持戒的利益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6年01月07日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如果好好持戒的話,世間快樂無法隱蔽亦能直接趣入菩提道。很多人認為持戒會讓人失去很多原有的幸福,然事實並非如此。以我的經驗來講,保持清淨動機與加行,以無錯誤與非造作的一種動機來守持戒律的話,原有的幸福能夠持續受用,甚至能夠得到世間與出世間之圓滿幸福。如同佛經裡面提到一般,「如法作時如雨降」,如果以合法的方式守持清淨戒律的話,金錢、成就、一切如下雨一般能夠自然得到。因此,守持控制三門的戒律並不會使我們失去原有的幸福。

 

註:此篇為法王噶瑪巴於第二十三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上所做的開示。

Anchor 16

痛苦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時間:2007年02月21日
地點:印度 帝洛普安尼寺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林柔君

 

(此篇節錄自法王噶瑪巴給予學員皈依戒及菩提心戒中的開示)

 

現在很多人會需要面對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數人在面對痛苦時,會不斷不斷地去想著這個痛苦。把這個痛苦放在他的心裏面,無法將它放下。因為一直不斷地想著痛苦,自己的一生也就延誤了。想著痛苦其結果就只有讓自己更加地痛苦與傷心,事實上,比起不斷地在回憶痛苦,沉溺於痛苦,更有意義的事是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換一個方式來想,也就是要以正面的心去思惟。自己其實也有快樂、福氣、福德的部分。這是我們應該珍惜的部分。因此比起我們不斷地回憶、沉溺於過去的痛苦,還不如開展出正面的情緒,走向光明更具利益。

 

所以當我們在遇到痛苦的時候,事實上呢,痛苦它發生就已經發生了。它已經過去了,放下就好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我們非但沒有把痛苦放下,還甚至不斷地在回憶,還想找回痛苦!如果這樣子一直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口、意全都變成了只有痛苦,而一丁點的快樂也都消失了。會有這樣的一種情況。

 

因此我們說:『總是想著黑暗的時候,那麼他看到的便就只有黑暗!』然而,別忘了還有光明面的存在!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其光明的,善的一面。所以當各位如果痛苦產生的時候,就放下它!在那個時候我們最主要想的是我們的光明面,是我們福德的那一面,是我們善心的那一面,這是我們要開展的部分。但是這種面對痛苦的方式,是要痛苦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要以光明面的心去想。很多時候,當痛苦想久了,沒有放下的話,再要以光明面的角度去想則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學習:當痛苦一發生的當下,就要以正面的心去回應。

bottom of page